小说有玉皇道是哪个
1、玉皇大帝的原型是宋仁宗?
【玉帝来历4大传说】
一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二
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领袖,相当于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于三清。后来与四大天王平起平坐,儒教则称昊天上帝。在古代神话小说《四游记》中记述了玉皇大帝有三魂,其中一魂投胎做普通的凡人,如何经过几世的修炼达到正果,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故事。
三
据明刻本《搜神记》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太子长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皆散施穷极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残废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大加庆赏。
尔后,王忽告驾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举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亟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已尽,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
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号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
四
据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推断,玉皇大帝当出生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约亿年),见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三叠纪(Triassic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亿年至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
五
平民升天说:根据欧阳飞编著《诸神传奇》,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的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2、玉皇大帝三界主宰,他是否是道教中的人?
玉皇大帝是道教中人。
道教神系中神界的实际领导者,真正的上帝,统辖宇宙众神,常与四御之神并论,儒教称昊天上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赞玉帝之尊,权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开天执符,主承太上无极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历,金阙四御辅助,北极四圣佐护,神霄九宸大帝拱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
(2)小说有玉皇道是哪个扩展资料:
1、道教对玉皇大帝来源的阐述:
玉皇大帝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道藏《真诰》曰:阴阳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极方法之时,玉帝悯惜宇宙混沌不清,气机沿塞,化育难行。
曾经化身盘古,成理之正,成气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灵。法益三才,角立鼎分。玉帝形化人庄严之身。(光严妙乐国土)普光明心地。(普明香严山)经三千二百劫而证金仙位。初八百劫舍国,(化形)以示大道无为化育万物真恒最贵。
次八百劫慈慧,示物灵人神仙圣得道修炼的法则。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圣仙真司法行政之术。后八百劫舍身,示身法两忘,回归宇宙大一统的必然属性,与道同存的最高逍遥游的境界。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达三乘。生死圆通。又经亿劫化育有情,经纬天宇,无极圣众尊玉皇为太极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
2、习俗:
神诞之日为阴历正月初九。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广东潮州地区,福建和台湾省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
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有的地方还唱戏娱神。据说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中国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玉皇大帝
3、关于玉皇大帝的传说
人们通常称玉皇大帝为玉皇,也称之为“昊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来历
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圣号。宋真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经中全称作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尊玉皇上帝。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将国中库藏财宝,尽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靠、饥馑残疾的一切众生。净乐国王驾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众生,遂舍国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万神之帝: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总执天道: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只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玉皇大帝来历传说】
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二、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领袖,相当于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于三清。后来与四御(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平起平坐,儒教则称昊天上帝。在古代神话小说《八仙得道传》中记述了玉皇大帝有三魂,其中一魂投胎做普通的凡人,如何经过几世的修炼达到正果,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故事,不过这只是民间小说所虚构的故事。
三、据明刻本《搜神记》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太子长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皆散施穷极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残废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大加庆赏。
尔后,王忽告驾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举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亟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已尽,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
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号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
传说之二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间一片祥和。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各路神仙争雄斗狠,天地之间乱成了一锅粥。太白金星决定找一个才德兼备的人,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扭转这种局面。于是,他化装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终于发现张友人。张家湾是个几万人的大山寨,张友人就是这个山寨的寨主。男人治理好一个小家尚且不容易,张友人居然能够将这么大的一个寨子治理得人人谦逊有礼、邻里和睦互助。问他有何高招,张友人笑了笑说,无非一个忍字。忍者,耐烦也。由于张友人慈悲为怀、百忍为上,人称张百忍,因此能够包容繁杂、以宽得众,可见张友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太白金星认为张友人是一个理想的管理人才,请他上天。后来,各路神仙经过试探,一致同意张友人管理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传说之三
战争结束了,姜子牙站在高高的封神台上,手捧天书开始敕封八部正神:敕封柏鉴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封杨戬为二郎神,封李靖为托塔李天王,哪吒为三太子------可是到了敕封玉皇大帝的时候,子牙往天书上一瞧,顿时没了主意,原来这天书与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是个空白的无字天书。
眼看着众位神仙都已一一归位坐下,只有这玉皇大帝的宝座还是个空缺,在神仙与凡人们的期盼与起哄声之中,姜子牙只是停留了片刻,略有些停顿地说道:“这张自然有人坐。”真不知道是子牙的临场发挥还是他的胡乱搪塞亦或是天意如此,话音刚落,封神台下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突然飞升上天、飘然稳当地坐上了玉皇大帝的宝座,原来,这个人姓张名自然号有人,天书已将敕封玉皇大帝的事儿全权授予了姜子牙。(感悟一:用权一定要谨慎。所有的公正都只是相对的,绝对的公正是没有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中国,张姓绝对是个人数众多的大姓,可为什么从古到今,没有姓张的当皇帝呢???
既然天上的玉帝都已姓了张,那人世间的皇帝就留给其它姓氏的人做做吧!
也有人说,姜子牙敕封众神,为何独独忘记了他自己?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所封的神都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或是仙,即鬼魂,而姜子牙没有死,自然不能被封神;另一种说法是:姜子牙的师父元始天尊命他下山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所以不能当神仙(感悟二:公平是尘世与仙界的共同法则)。
这也是最权威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宣布的开山鼻祖(感悟三: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等都是相当重要的)。
天上的玉皇与这“三公”有如此深的渊源,这就不难想见:为什么中国古代“三公”来执掌朝政,现在是“三公”来主导社会了。
传说之四
话说当年三界大乱,芸芸众生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大仙决定到人间寻找一位能人贤仕来统领这三界!于是太白金星派赤脚大仙到人间走访。赤脚大仙化装成乞丐,打听到一位叫张友善的大善人。这个张友善是一个庄的庄主,他为人忠厚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受了气还能够处处忍让别人,又被人家叫做张百忍,由于附近的人都叫他张百忍,久而久之的人们都忘了他本来叫什么名字了!赤脚大仙找到张百忍之后,告诉他三界的情况,要请他上天做玉皇大帝,张百忍吓的是死活不肯答应。赤脚大仙是说破了嘴皮子,磨破了脚丫子,最后张百忍才勉强答应跟他上天。但是张百忍又和赤脚大仙说:“我要是就这样跟你上了天,我的妻子,还有我的七个女儿一个儿子怎么办,我不能做了玉皇大帝没了亲情啊!那我还不如不去!”赤脚大仙说:“上了天你的妻子王氏理所当然要被封为王母娘娘,七个女儿也要被封为公主,你的干女儿张巧嘴就做七公主的侍女一同上天!”这个张百忍又在院子里看了看,又说:“我这房子我住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有我家里这么多的鸡啊鸭啊就这么不要了,我还真舍不得!”赤脚大仙对他说:“天庭金碧辉煌,要什么有什么,你这些没用啊!”可张百忍一定要带上天,也就只能答应他了。最后,众仙助张百忍全家拔院**!张百忍到了天庭,大整朝纲,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找出了三界大乱的根本原因,破除了大乱。众仙都认为他功不可没,纷纷推举他为终身玉帝!
传说之五
提起玉皇大帝,在中国妇孺皆知。这位民间传说中的天宫帝王,统辖着天上地下一切天神地祇和精灵鬼怪,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重要的一位主神。
玉皇大帝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类:关于玉皇大帝来历的传说;关于玉皇大帝家庭的传说;关于玉皇大帝与天地诸神的传说;玉皇大帝与创世传说;玉皇大帝与人文传说;玉皇大帝与动物传说;玉皇大帝与植物传说;玉皇大帝与风物传说;玉皇大帝与风俗传说等。
玉皇大帝传说大都十分吸引人,具有比较强的艺术魅力。从艺术上看,玉皇大帝传说一般都有丰富的想像、生动的形象和巧妙的情节。例如《王母娘娘坐灵霄殿》,王母娘娘羡慕玉帝的高位,却不知掌权的苦处。当她代行玉帝职务时,渔民来求风,果农则求不要刮风:农民来求雨,盐民则求不要下雨;弄得她左右为难,这才知道众口难调。后来玉帝巧解难题,命令“风从河边走,越过果树园。白天晒大地,夜晚浇大田”,显示出了玉帝的管理能力。情节构思得十分巧妙。这篇故事在别的地方也有流传,其中想坐玉帝位者不是王母娘娘而是孙悟空,情节则人体一致。
由于玉皇大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主神,他的传说在中国与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对这位传说中的主神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而要了解玉皇大帝,光从庙里的泥胎和经书上,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死的偶像。只有了解民众中流传的有关玉皇大帝的种种传说,我们才能见到一位活生生的玉皇大帝,才能了解玉皇大帝与中国老百姓的真正关系。
4、三界上玉帝只能排第三如来只能排第二是什么小说?
前段时间有个争论: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究竟谁大?我们明确一下以下几个人物,然后再理清他们的关系。
1、盘古大帝:
中国神仙体系中最大的神,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物,后来《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的出现,有人说鸿钧老祖就是盘古;道教神仙体系中三清最高,并没有鸿钧老祖,所以道教认为元始天尊的前身就是盘古。盘古究竟是鸿钧老祖还是元始天尊在这里不做争论,总之,盘古才是神仙体系中最大的神。
2、鸿钧老祖:
《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三清的师傅,但道教中并没有鸿钧老祖,其他古代经典中也没有鸿钧老祖,因此他的地位只能依旧封神演义的描述。
3、元始天尊:
道教三清之首,地位最高,在封神演义中主掌阐教。
4、太上老君:
道教三清之一,在封神演义中主掌人教。
5、通天教祖:
道教三清之一,在封神演义中主掌截教。
6、接引道人(如来佛)
《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西方教教主,后来发展成佛教,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如来佛是佛祖的统称)。
7、准提道人:
《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西方教二教主,后来发展成菩提老祖,在《西游记》中是孙悟空的师傅。
8、玉皇大大帝: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人教、阐教、截教大战以截教大败而告终,封神台敕封八部正神,这些神仙成分比较复杂,分别来自人教、阐教、截教和后来的佛教,这样的的群体由谁来管理成了问题,这四教的教主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祖和如来佛祖最然辈分相同,法力都差不多,但让谁来主管这个神仙体系都不合适,因此决定找一个才德兼备的普通人,于是,太白金星奉命化装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终于发现张友人。
张家湾是个几万人的大山寨,张友人就是这个山寨的寨主。男人治理好一个小家尚且不容易,张友人居然能够将这么大的一个寨子治理得人人谦逊有礼、邻里和睦互助。问他有何高招,张友人笑了笑说,无非一个忍字。忍者,耐烦也。由于张友人慈悲为怀、百忍为上,人称张百忍,因此能够包容繁杂、以宽得众,可见张友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太白金星认为张友人是一个理想的管理人才,请他上天。后来,各路神仙经过试探,一致同意张友人管理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因此,可以分析出玉皇大帝与各位大神的关系,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祖和如来佛祖都是各教的教主,神仙系统都有他们的弟子,但他们都没有直接管理这个神仙系统,而是通过玉皇大帝来管理,如果把天庭比喻成一个大公司,这四位教主和菩提老祖就是五个大股东,同时任董事会董事,由于阐教人数最多而且势力最大,因此元始天尊相当于董事长,这五教主集团有权集体任免玉皇大帝,但无权单独作出决定。玉皇大帝相当于这个大公司的CEO,负责管理天庭和三届的日常工作,但重大事情也要向各位教主汇报,特别是元始天尊。
玉皇大帝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比如说随便拆散姻缘,就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放过,独断专行,随意处置天神,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被无情打入凡间受苦受难,这些都引起了五大教主的不满,决定给玉帝点教训。
由元始天尊点化接受了盘古元气的石头成型,石猴降生,后由菩提老祖教其法术,太上老君又亲自在八卦炉中帮他练成火眼金睛,猴子搅乱天庭,使玉皇大帝的统治受到了极大冲击,摇摇欲坠,只好向如来求救,如来也是出来做做样子,把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但毕竟猴子接受了盘古的元气,他们也要敬畏几分,只好找个由头把他放出来,只好又策划了一个西天取经的活动,顺理成章的解放了猴子,也借机用猴子诛杀了那些逃离天界在人家作恶的神仙。从此后玉皇大帝不敢再违背教主们的意愿。
结论: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的关系就是CEO和股东董事的关系,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各司其职,神仙管理权玉皇大帝大,法力如来佛大。
中国俗称如来佛是释迦摩尼,也就是本师佛。
大雄宝殿一般敬奉三宝佛:纵三世佛祖:过去、现在、未来(古代燃灯古佛、现世释迦摩尼、未来阿弥陀佛:也就是接引佛祖,一只受垂下接引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
横三世佛祖:东、中、西(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中部释迦摩尼本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在国家信仰层面站不住脚的玉帝上帝,在民间信仰中却扎下了根,民间认为他才是总管三界十方、神鬼世界的王者。在《西游记》中,玉皇上帝的尊号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如来佛、“三清”、四大天师、西王母、东华帝君等都是玉皇上帝的属下。民间又称玉皇上帝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
在中国古代,国家信仰的最高神是昊天上帝,民间信仰的最高神是玉皇上帝。这个玉皇上帝,其名号来自道教的玉皇和原始信仰的天帝,其出身来历则是释迦牟尼成佛故事的翻版。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天神,既不是历代朝廷所奉祀的昊天上帝,也不是佛教的释迦牟尼如来佛和道教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而是出现在《西游记》中那位姓张的玉皇上帝(俗称玉皇大帝)。
若论资历,玉皇上帝和昊天上帝、如来佛、“三清”相比,自然比不上他们,可以说只是小字辈。我国自殷周乃至更早以前,就有上帝的观念,佛祖延生于公元前600多年,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三清”中的太上老君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三清”的组合也于南北朝时完成。而玉皇上帝的正式亮相,是在唐宋时期。
身为小字辈的玉皇上帝,为什么后来在民间信仰中能超越众神,成为天上的帝王呢?这是因为民间将国家信仰、佛道信仰都集中在玉皇上帝身上,从名称、身世等方面兼收并蓄,把他打造成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王。
从“玉皇上帝”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位民间最高神和原始的天帝及道教神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天和上帝是一体的,上帝就是天的代称。在先秦文献中,常称天为帝、上帝、皇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古代帝王祭祀上帝,其实就是祭天。
不过早期的天帝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天帝的形象和名称也产生了变化,如西汉的五方帝和太一神,东汉的五感生帝,皆具上帝的职能。东汉末年又以北极星为天皇大帝,总领天地五帝群神。但历代国家的祭天大典,仍以祀皇天上帝(或称昊天上帝)为主。而民间所信奉的玉皇上帝,其原型之一就是天帝。
玉皇、玉帝之称,源自道教,最早见于梁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但在《真灵位业图》中,玉皇、玉帝地位不高,仅被列为玉清境元始天尊属下诸神,玉皇道君居右位第十一神阶,高上玉帝居右位第十九神阶。也许是因为玉皇、玉帝之称听起来很文雅,到了唐代,人们很喜欢用这两个名称称呼天帝。尤其是文人雅士,常常以玉皇、玉帝入诗,以代称天帝。
如韦应物《学仙》诗中有“存道亡身一试过,奏之玉皇乃升天”的诗句。白居易在《梦仙》诗中吟道:“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诗人也常在诗中吟咏玉皇,描绘其壮丽天宫、随侍群神。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民间便将传统信仰中的天帝和道教神中的玉皇合而为一,虽然唐代还未正式出现玉皇上帝的称呼,但唐人心目中的玉皇已与后世所描述的玉皇上帝没什么两样了。
唐代皇室以老子为祖先,尊崇道教,到了宋代,崇道之风并不亚于唐代,尤其是宋真宗和宋徽宗。宋真宗为掩饰澶渊之耻,在王钦若等人策划鼓动下,伪造天书,并自称梦见有神人传玉皇之命,令他“善为抚育苍生”,于是把玉皇正式列为国家的奉祀对象,上玉皇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而宋徽宗则干脆把玉皇与传统奉祀的昊天上帝合为一体,上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至此,道教信仰和国家信仰合流,产生了另一个最高神玉皇上帝。
但这种合流在国家信仰层面只是昙花一现,自宋徽宗以后,绝大多数皇帝并不承认玉皇,除个别皇帝(如明嘉靖皇帝)在宫中设玉皇之像供奉外,在国家祭天大典中,昊天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神。
而在国家信仰层面站不住脚的玉帝上帝,在民间信仰中却扎下了根,民间认为他才是总管三界十方、神鬼世界的王者。在《西游记》中,玉皇上帝的尊号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如来佛、“三清”、四大天师、西王母、东华帝君等都是玉皇上帝的属下。民间又称玉皇上帝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
很多人问:玉皇上帝姓张,有什么依据?其实,张姓原本是早期民间信仰中天帝的姓氏。古代民间称天帝为“天公”或“天翁”。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中,就有“张天帝”之说,唐代段成式的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卷十四记载,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在他之前的天翁姓刘,在一次下凡时被张坚偷了他的座驾,乘白龙上天闯入天宫,当了天帝,并把刘翁贬为泰山太守。此外,有关天帝姓张的民间传说还有不少。自天帝转为玉皇上帝后,玉皇上帝自然也姓张了。
自民间用玉皇取代天帝后,道教便顺水推舟,提高玉皇上帝的地位,把他列为“三清”之一,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居太上老君之上,可谓“一神之下,万神之上”。但民间却不买道教的账,只认玉皇上帝为至高无上的天帝,道教对此也无可奈何。
在抬高玉皇的地位时,道教还编造了玉皇从诞生到修道成功的故事,以神化玉皇的来历。故事大意是,过去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名净德,王后名宝月光。国王与王后以仁慈治国,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国王到了50岁仍膝下无儿,十分苦恼,遂下诏命道士立坛悬幡,广设供养,日夜祈祷,请求真圣赐予子嗣。一天夜里,王后忽梦见太上道君驾五色龙舆从天而降,手抱一婴儿,婴儿身上毛孔放出百亿光,照耀宫殿。王后满心欢喜,长跪迎接。醒后便觉有孕,怀胎一年,于正月初九日午时生下王子。
王子幼而敏慧,长而仁慈,将国中所有库藏财宝悉数施舍给劳苦众生。老国王驾崩后,王子继位,因欲寻求仙道,便将王位禅让给有德大臣,自己隐居深山,潜心修道。历八百劫后,又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三千二百劫后,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教导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然后又经亿劫,才成为玉皇上帝。
这个故事,完全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故事的翻版,一点新意都没有,但在民间流传甚广。《历代神仙通览》所述玉皇故事也差不多,不同之处是将送子者改为元始天尊和黄老(即中黄子,道教传说中天地初开时五老之一),称他们以真气吹入碧玉如意,化为婴孩,送至光严妙乐国,诞为王子。
在《西游记》第七回中,佛祖在骂孙悟空不知天高地厚时,说出了玉皇上帝的来历:“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按此说法,玉皇诞生的时间是在两亿多年前了。
由此看来,民间所信仰的最高神玉皇上帝,实际上是人们盗了天帝的宝号和姓氏,冠以玉皇之名,再编造一个类似佛祖成道的故事神化其来历,东拼西凑打造出来的。而从玉皇上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神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将玉和长生不老、至高无上画上等号。
5、求《六道玉皇》txt小说,谢谢
《六道玉皇》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bh9u提取码
简介: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
6、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是什么来头啊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天公”、“老天爷”。
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
玉皇大帝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
(6)小说有玉皇道是哪个扩展资料:
《西游记》小说原著里并非如此,当然也没有钻桌子的情节。电视剧主要是为了反映那个年代,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美猴王的英雄气概,反衬牛鬼蛇神们的惊慌失措。
玉皇大帝三界主宰,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主管诸天三界所有事宜。权力无边,为穹苍之圣主,万仙之统帅。玉帝之尊权倾万天权掌天、地、人、神、魔、鬼六界,上天下地东西南北十方,九幽六道轮回之地。
已证得道、法、本、真、迹、应、分、化八大法身,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每年每逢腊月廿五,玉皇大帝要亲自銮驾诸天万界,亲自探巡各界,就如古代皇帝微服私访一样。
在职天神有错则谪其位,地府府君有错则降其职,仙佛罗汉有错则坠其尘,鬼怪精灵有错则消其迹,君王有错则丧其国,辅臣有错则处其刑,凡人有过错则掠其福。
7、玉皇大帝这位神仙最早出自哪里?什么时期?什么史料和作品
最早出自殷周时期。
出自:《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玄穹主宰》:“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
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
(7)小说有玉皇道是哪个扩展资料
玉皇大帝的典故
诞辰
传说其诞辰为夏历正月初九。明代王逵《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意思是“一”是阳数之首,九是阳数之极,故被认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明黄道周的《月令明义》:“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清黄奭的《月令注解》也有类似记载。
闽南人、客家人等会在正月初九子时(即夜间十一点)即展开祭祀活动。由于提倡环保,以及在佛教影响下,有主张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荤,一般仅准备鲜花素果,可用新年应景之糖果、水果、桂圆茶等敬奉,以香、蜡烛、烧天公金、
寿金等请保阖家平安,也有人到庙堂以鲜花、水果祭拜。水果忌释迦、番茄、番石榴(古说番茄、番石榴两者因常随人类如厕后而遍生,视为不洁)。
8、玉皇大帝的来历
圣界光明妙乐国有净德国王和宝月光皇后,他们制国爱民如子,常行仁德之政,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却老来膝下无子,便命令全国修道人士修斋建醮,祈祷诸天真圣,赐下国王皇嗣,半年的时间风雨无阻、朝夕礼拜丝毫没有懈怠。
诚心终于打动道祖鸿钧,遣元始天尊送童子转世。国王王后在梦中应感得子,王后怀胎一年整,于丙午年正月初九诞下太子。
太子出生时周身大放金光普照全国。太子生而能言,弱而能行,聪慧无比。长大则辅助国王,行善救贫,勤政爱民。国王驾崩太子继位,感应众生疾苦,弃国修道。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证玉皇大帝之果位。
(8)小说有玉皇道是哪个扩展资料:
玉帝统辖道教诸神佛,天神、地祇、鬼神都归其管辖。神仙类,如四御、星宿、雷部诸神、佛菩萨、三官大帝、神霄九宸大帝等,而玉皇大帝属大道圣尊。
地祇就是属于主宰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小神,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岳、关公、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祖神就是历史上的人物死后神化的,如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历文人物。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画像,至宋以后才逐渐定型,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
9、玉皇大帝的原型是谁
玉皇大帝的来历: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圣号。宋真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经中全称作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尊玉皇上帝。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将国中库藏财宝,尽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靠、饥馑残疾的一切众生。净乐国王驾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众生,遂舍国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万神之帝: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总执天道: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只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奉祀: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福建和台湾省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有的地方还唱戏娱神。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